阿拉善減水劑是一種在攪拌混凝土前或攪拌過程中加入,能減少或大幅度減少混凝土拌合用水的外加劑。
因此,減水劑也成為配制商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外加劑。
看到減水劑能提高度度,并大量節(jié)約水泥的重大作用,施工人員誤認為配制商品混凝土使用減水劑時,減水率越高越好,甚至在配制低標號混凝土時也要求較高的減水率。
通常情況下,隨著減水率的提高,混凝土強度也會越來越高。對于水膠比較高的混凝土,用水量減少,混凝土的干燥收縮也會降低,對提高混凝土強度,減少混凝土收縮開裂當然十分有利。
但目前混凝土施工普遍設計水膠比都比較低,由于自收縮已不容忽視,如果再大幅度減少用水量,會加大混凝土內部干燥收縮,從而加大了混凝土自收縮。
加之商品混凝土配制一般都同摻緩凝劑,由于水化較慢,混凝土較長時間不凝,混凝土表面失水嚴重,更加大了混凝土收縮開裂的風險。
當然,有些人認為,我們可通過澆水養(yǎng)護來防止混凝土干燥收縮,低的水膠比混凝土都較密實,所澆水很少能滲透到混凝土內部,也很難達到補充缺水的目的。
通過減水、提高度度來減少水泥用量這是普遍的習慣。
但如果大幅度減少水泥用量,水泥漿過少,由于水泥漿層太薄,更易產生微裂縫,混凝土延伸率減小,混凝土抗拉強度下降,過量減少膠凝材料用量還會提高混凝土彈性模量,在相同干縮變形及溫度變形時,變形應力加大,混凝土易產生開裂。
一些高減水率的減水劑品種,保水性較差,如果過量減水加大這些減水劑的用量,混凝土易產生泌水離析,影響了混凝土勻質性,并給混凝土質量帶來不利影響。
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目前商品混凝土早期開裂較多,以上都發(fā)生在采用較高減水率外加劑的混凝土中。不難看出,采用高減水大量節(jié)約水泥既不科學,也不經濟。過分強調減水率是對減水劑認識的一大誤區(qū)。
免責聲明;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